
情系民生 守护市民“菜篮子”——访洛阳通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河
谈担当:“菜篮子”虽小,责任大如天
2013年年初,通河市场初具规模,就担负起保障全市百姓日常生活供应的社会重担。面对各方重托,刘长河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菜篮子”虽小,责任大如天。
7年来,刘长河不仅让公司按照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设计标准,先后建成交易商铺、摊位及配套仓库、冷库等,还多措并举把好农副产品市场准入关,首先成立并扩建通河市场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对蔬果农药残留、调味品假冒伪劣、水产品非法添加呋喃西林、粮油掺杂使假等情况进行检测,强有力地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其次,定向研发“通河市场‘一卡通’电子结算货源追溯系统”,预先将商户档案录入其中,让消费者和食药监局可以随机调取其货源入场、检验结果、溯源信息等,让食品安全尽在掌控中。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长河又带领通河公司积极行动,一手抓防控,一手保供应。连续79天的坚守,换来了通河市场安全的流通环境,换来了菜、蛋、油、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比春节前的明显下降。
谈奉献: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刘长河说,我曾受助于人,当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时,我能想到的就是尽我所能真诚回报社会。
情系市民“菜篮子”的刘长河,帮助最多的自然是“菜篮子”另一端的菜农们。
有一年春节前,洛阳一优质基地蔬菜滞销,菜农们慕名找到刘长河,希望他想想办法找销路。
刘长河二话不说,当即将园区的几个大蔬菜批发商找来。因为菜农们的蔬菜质量过硬,批发商们均保证可以按时分销到外地,不让农户们的蔬菜烂在地头。就这样,原本令农户们焦头烂额的大问题,在他这里迎刃而解。
此类事数不胜数,而刘长河回报社会的范围也不止于此。
汶川地震,他带领员工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先后投入300多万元,为江油居民建成1个安置活动板房小区,为安县建成1所小学。
在市政府提出“民营企业参与定点帮扶”号召时,他积极行动,投资100余万元资助帮扶村打井、建蓄水池,解决全村50%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他向全体商户发出倡议,带头向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科大一附院捐赠55余万元钱物,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救助被感染者。
谈荣誉:干企业要真诚 讲诚信 脚踏实地
走近通河公司的荣誉墙,各项奖牌展示着他们7年拼搏的累累硕果:连续7年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授予全国农批市场“五十强市场”“百强市场”“农产品流通骨干批发市场”称号;连续五年被河南省授予“文明诚信市场”“守合同重信用市场”“平安市场”称号;连续四届被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连续两届当选为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刘长河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创新年度人物”“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先进个人”、中国农批行业“乡村振兴优秀个人”“最美农批人”及“洛阳市优秀人大代表”等称号。
谈及这些,刘长河一如既往的低调和谦逊,他说,荣誉源自各界的信任和鼓励,干企业要真诚,讲诚信,脚踏实地,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有多大能力就去做多大的事,能为洛阳百姓造福多少,就尽最大的能力造福多少。
理念朴素,行动务实。在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和确立国家级商贸物流业枢纽的新形势下,刘长河又在谋划着依托通河市场,建设大型智能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以推进我市冷链物流业发展,更好满足百姓的餐桌需求。
相信通河公司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给市民带来更加丰富的“菜篮子”。(孙欢/文 张家铭/图)